點解要做骨質疏鬆檢查?如何檢查?
正常成年人的骨質密度會隨年齡增長,骨質量日漸流失,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女性。骨質疏鬆檢查,能測量容易發生骨折的腳腕骨密度,有助及早發現問題,並採取適當的措施,尋求專業醫生意見,以確保骨骼健康。港大團隊展開骨質疏鬆社區篩查計劃,約4成人已接受檢查,當中9成確診骨質疏鬆或骨質減少症*。
什麼是骨密度檢測?
骨密度檢測是測量骨中的鈣和其他礦物質。骨中所含的礦物質越多,骨就越緻密,這意味著骨更為強壯,不容易折斷。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,或者在身患某些疾病時,骨密度會下降。當流失過多的骨質時,就會造成骨質疏鬆症。骨質疏鬆症會造成骨頭變得脆弱,增加骨折風險。
骨密度檢測可以:
– 發現和診斷骨質疏鬆症。
– 測量骨折(骨頭折斷)風險。
– 監測骨質疏鬆症的治療效果。
骨質密度檢查方法
骨質疏鬆症往往沒有任何症狀,但嚴重的話可以導致骨折,因此盡早診斷及發現此症,可以預防骨折等後遺症。進行自我風險評估可以先了解自己是否屬於高風險一族,若風險較高,建議尋求醫生專業意見,並接受正式的骨質密度檢測。
跟骨的定量超聲波(QUS),是常見的診斷骨質疏鬆的檢查方法,以超聲波(QUS)測量腳踝的骨質密度;檢測中沒有輻射、安全無痛、過程快速,非常適合初步篩檢體內骨質流失情況,有效預測發生骨折和骨質疏鬆症的風險。
甚麼人需要做骨質密度檢查?
正常成年人的骨質密度會在35歲時達至頂峰。此後,骨質量便會開始流失,特別是更年期後的女性。基於雌激素大幅減少關係,女性骨質密度亦跟隨大幅下降。再者女性先天骨質較男性薄和輕,女性因而有較高風險患有骨質疏鬆症,約為同齡男士的4倍。
建議以下高危人士定期監測身體內骨質密度變化:
*資料來源:港大團隊展開骨質疏鬆社區篩查計劃